植物病原细菌类似转录激活子的效应子(transcription activator-like effectors, tales)靶标基因及其作用机制,植物水杨酸受体nprs作为旁系同源蛋白质的功能关系,都是当今世界植物病理学界的热点问题。我院青年教师陈晓晨博士与同事最近关于tales新靶标及其功能调控的论文(molecular plant, 18, 1505–1525),对这两个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。近日,molecular plant发表xu和zhou撰写的焦点spotlight综述(),对陈晓晨与同事的研究作了精彩深刻的评述。
陈晓晨与同事研究发现:tales激活水稻可变剪接调控因子基因osrbp11,osrbp11促进osnpr3可变剪接,osnpr3产生全长转录本cv和截短转录本v1、v2;v1、v2与osnpr1竞争转录因子ostga,抑制osnpr1对防卫基因表达的激活作用;osrbp11自然发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阻碍tales识别和osnpr3可变剪接,赋予水稻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广谱抗性。
xu和zhou高度评价陈晓晨与同事的工作在揭示病菌操纵寄主剪接机制、破坏寄主免疫防卫的分子机理方面的重要贡献,指出该工作突破了传统抗病育种依赖抗性基因的局限,开辟了植物通过调控rna剪接过程实现抗病的新途径,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。xu和zhou对植物免疫与细菌致病机制发表了敏锐见解,提出了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:rbps调控剪接的功能机制为何?npr1发生可变剪接但npr3和npr4却不发生,原因合在?如何利用可变剪接平衡作物生长与抗病性?目前,陈晓晨与同事正在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研究。
责任编辑:董汉松
供稿审核:薛超彬
终审:安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