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,molecular plant期刊在线发布了山东农业大学丁新华教授课题组题为“control of h2s synthesis by the monomer-oligomer transition of oscbsx3 for modulating rice growth-immunity balance”的研究论文。该研究揭示了胱硫醚β合成酶oscbsx3通过其单体-寡聚体转换调控硫化氢的合成,进而在平衡水稻生长与免疫反应,特别是在调控水稻对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抗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。
研究背景
硫化氢(h2s)作为一种关键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,对维持植物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。其浓度依赖性调控机制影响植物种子萌发、根系发育等多种生长过程,同时能有效抑制褐腐病菌、软腐病等真菌的生长。然而,水稻中h2s的合成途径及其在调节对条斑病菌(xanthomonas oryzae pv. oryzicola,xoc)和白叶枯病菌(xanthomonas oryzae pv. oryzae,xoo)抗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仍待阐明。
研究内容
研究发现,oscbsx3蛋白在水稻中以单体和寡聚体两种状态并存,ostrxz蛋白和psbo蛋白在调控oscbsx3单体与寡聚体转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,这一过程对平衡水稻的生长与免疫至关重要。过表达oscbsx3或psbo能提升水稻h2s含量及其抗条斑病和白叶枯病的能力,oscbsx3和psbo突变体则表现出h2s含量减少及抗条斑病和白叶枯病能力降低。过表达ostrxz导致水稻h2s含量下降,且对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敏感性增加,而ostrxz突变体则展现出h2s含量上升及对这两种病害的抗性增强。当xoc或xoo入侵水稻后,依赖psbo的oscbsx3寡聚化水平逐渐升高,这一过程有助于oscbsx3进入叶绿体促进h2s的合成,并进一步强化水稻的防御反应。此外,研究证实h2s可以作为一种免疫信号分子,能有效触发水稻体内活性氧的爆发,上调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,从而显著提高水稻对条斑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。但当h2s浓度过高时,h2s会将oscbsx3还原成单体,促进其与psbo蛋白的解离,并加强其与ostrxz蛋白的结合。ostrxz蛋白通过催化oscbsx3由寡聚体向单体的还原,精细地调节h2s的合成,以缓解h2s过度积累可能对水稻正常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。
图1 psbo和ostrxz拮抗调节oscbsx3寡聚体和单体平衡
综上,psbo和ostrxz在调节oscbsx3寡聚体与单体转换过程中发挥拮抗作用,从而平衡水稻的免疫反应与生长发育。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水稻免疫应答机制的理解,也为通过遗传改良手段提升作物病害抗性提供了理论依据。
图2 oscbsx3依赖自身单体-寡聚体转换调控硫化氢合成及平衡水稻生长
免疫新机制
作者简介
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丁新华教授为通讯作者,在读博士研究生张海淼为第一作者。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后muhammad zunair latif、在读博士研究生孙宝龙、在读硕士研究生吕蕾、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刘洋、李洋副教授、尹梓屹教授、路冲冲副教授、赵海朋副教授、孔令广高级实验师及扬州大学吴涛博士等参与了该项研究。研究工作得到了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(zr2022zd23)和国家自然基金(32272557, 32072500)等项目的资助。
责任编辑:丁新华
供稿审核:薛超彬
终审:安宁